重大突破,重要使命!

授牌-1        国家应急管理部孙华山副部长一行近日在南京市化工安全生产巡视期间,了解到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的“微界面强化反应技术”可以大幅度优化反应条件,在显著下调反应压力、适当降低反应温度的情况下,还能成倍提升反应速度、极大降低排放、物耗、能耗和成本,能对我国化工生产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新动力后,立即对南京大学张志炳教授团队的这项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特地调整日程安排,于2019年12月16日在南京东郊国宾馆,邀请张志炳教授进行专题汇报。授牌-2

      年末的南京城阳光明媚、秋景未退,12月16日下午,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向国家应急管理部领导“微界面强化反应技术”专题汇报会在南京东郊国宾馆会议室举行。专题会现场高朋满座,与会领导有国家应急管理部孙华山副部长、王浩水总工程师、调查统计司李万春司长、安全执法局尚文启副局长、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孙兴凯院长、南京大学党委常委邹亚军副校长、江北新区安监局李求伟局长、江北新区化转办刘小国副主任、汤玲科长,陪同张志炳教授参加汇报的有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杨建总经理、陈玉富副总经理、杨阳总经理助理以及南京大学张锋、罗华勋老师。

     会议由李万春司长主持,他表示当前化工生产安全形势极其严峻,国家应急管理部特别希望有能够显著提高化工生产本质安全的新发明创造与技术应用。孙华山副部长一行了解到张志炳教授的“微界面强化反应技术”后非常兴奋,特别邀请张志炳教授作专题汇报。

授牌-4

      张志炳教授:“微界面强化反应技术”属于普适性和平台型的核心反应技术,更是流程工业中一项关键装备技术,在气-液、气-液-液和气-液-固等众多受传质控制的多相反应体系内中都可以大显神通。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医药化工、新材料等多个领域的绿色制造过程。它在2017年问世当年就一举获得“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

    

微界面强化反应技术”从研发起步到对外公布,经历了十五个年头,从理论推导,从微界面体系的深入研究,准确获得微颗粒的尺寸、数量、形态以及相界面积,到复杂抽象的理论推导及数学建模,再到建立精准的构效调控系统等,做了大量复杂的科研工作,许多数据和图片在国际上都是第一次,这项技术完全是由国人自创完成,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这项技术一问世就得到了院士、专家的高度评价:

该技术具有原创性和自主知识产权、多项关键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多位院士组成的鉴定委员会;

该技术是近十年来我看到的适合大型石化生产的最好技术!—中石化专家;

   这是一项可能给炼油带来一场革命的技术!—中石油专家。

授牌-3

如果在企业的新上装置进行“微界面强化反应技术”设计,还可以大幅度降低设备压力等级、缩短工艺流程、减少装置用地、降低人员配置的数量等,从而大大降低投资成本,这样体现的综合效应会更显著。

 

授牌-6

      张志炳教授:我们还在研究一个重大课题,褐煤“微界面强化反应技术”制油。褐煤是一种煤化程度最低的劣质煤,在我国新疆有几千亿吨储藏。现有的煤制油技术由于是高压法,生产成本很高,没有推广价值,由于“微界面强化反应技术”实现了低压生产,生产成本将大幅降低,褐煤坑口价不到百元每吨,三吨煤能制一吨宝贵的轻质油,而整套设备投资又实现了大幅降低,所有成本算起来具有意想不到的优势。一旦实现量产,那新疆将成为我国的“沙特”。此项目应该会成为影响我国能源结构的重大突破技术。

      江苏省、南京市在技术创新、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省委娄勤俭书记邀请我专门做汇报,在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这几年,本人也荣获了许多国家、石油与化工联合会、江苏省的各种荣誉,如科技发明特等奖、侯德榜成就奖等,这是党和政府给予我的鞭策和鼓励。“不待扬鞭自奋蹄”,我们将只争朝夕、百倍努力,推进“微界面强化反应技术”的工业转化,为我国化工生产全面迈入“绿色、环保、高效”做出特别的贡献。

授牌-7

孙华山副部长:今天听了张志炳教授的“微界面强化反应技术”介绍后,感觉很好,之前不知道这项技术推进到了什么程度,张志炳教授在介绍中还讲到了许多实际应用案例,我们接下来要去看看,实际应用效果到底如何?企业用了这项技术后,反应压力、温度大幅度下降,化工生产本质安全一定会显著提升,我们肯定会全力支持。同时,如何快速且安全的移热问题也要解决,这是工程应用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很多。希望张志炳教授这项新技术的应用,能够系统的解决所有生产安全问题。只要这项技术稳定应用了,我们一定会向全国推荐,一定时候甚至可能会强制要求加以应用。当然这还需要一定时间来观察考验。如果实现了良好的实际应用,工厂、设计院也肯定会主动找上门来,应用这项技术,帮助他们提升安全、降低排放、增加效益。所以希望你们在应用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完善。我们也会自始至终关注。前两天在江北新区听到微界面强化反应技术后,一看渣油加氢反应压力从22MPa降到6MPa,感到特别震惊,立即产生浓厚的兴趣,赶紧安排今天的会议,听了后的确感到非常不错。

      之前不了解南大的化工水平怎么样?清华、天大、浙大、华理等高校水平都不错,我希望你们这些大学在科研,其在提升本质安全方面的研究所突破,打破国外在这方面的技术垄断我们成立了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搭建了这么一个平台,希望你们在这方面的成果,可以放到这个平台上来共同推进和应用

授牌-8

      邹亚军副校长:自然指数(Nature Index)国际上公认的主要衡量科学研究水平的指标。今年南京大学这个指标在全球排第七位,在亚洲高校排第一位,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南京大学在化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方面的水平。这个指数,过去几年,南大在国内都是排在第一第二的,还有一个就是北大。亚洲高校这项指标在国际上排名这么靠前是不容易的,特别是我们南大,规模这么小,更加难能可贵了。南京大学的科研以基础研究为特长,当然在近二十年中我们也非常重视工程应用方面的工作,张志炳教授就是南大在工程应用方面的杰出代表,是南大的骄傲,我们学校一定会全力支持他的工作。特别希望孙副部长一行能到南大参观指导。

授牌-9

      孙华山副部长:南大在化学研究与化工应用方面有这样领先的技术,那在江苏省就有很好的“用武之地”。江苏省是化工大省、强省,但近年来化工生产安全事故频发,形势极其严峻,希望南大化学化工发挥积极的作用,帮助快速扭转这种不利的形势。

      这几天我们在江苏巡视,刚好有点时间,我们几个组都集中在南京,会抽时间去南大看看。

授牌-10授牌-11

      张志炳教授:我们这项技术工程化应用才刚刚开始,我们还需要在研究上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非常希望用国家层面来推动,比如能在科技部立项。
 

      张兴凯院长:国家“十四五”规划总共有39大项,其中公共安全(非社会部分)由我院负责,初步方案已经制定,张志炳教授这项技术因为有这么多优点,还是有可能挤上去的。会后请南京延长反应技术研究院尽快提交方案,一起来争取。

 

      孙华山副部长:好技术的推广需要好的平台,要选择规模大、有影响力的平台来推广,比如中石油、中石化。如果有需要我们帮助推进的,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非常感谢你们,希望继续努力,我们一定会持续关注、全力支持、全力推动!

浏览量:0
收藏
创建时间:2019-12-19 16:49
南京微能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重大突破,重要使命!